Posted on 上午12:06

强化人文精神关怀 关爱农村留守老人

近年来,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,农村大量年轻人涌向城市,农村也出现了大量的留守老人。这些留守老人不仅要承担管理土地的繁重体力劳动,而且还要承担留守儿童的看护任务。他们本人精神生活比较匮乏,不仅缺乏亲情的关怀,也少有相应的文化娱乐活动,导致一些留守老人出现消极心理。笔者认为,加强对农村留守老人的人文精神关怀,是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精神寄托,让他们老有所依、老有所乐的重要途径。

一要加强与留守老人的沟通与交流,排解老人孤独的情绪。亲人的关怀体贴,是留守老人最好的精神支柱。子女除了要给留守老人提供日常物质保障外,还应多给他们一些精神慰藉,常回家看看,多与他们沟通交流,了解他们真实的心理状态,全面掌握他们的日常生活状况。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,要以适当的方式逐渐引导留守老人进行自我表达,疏导他们心中的孤独情绪,让他们得到暂时的精神宽慰,感到精神满足、心情舒畅。

二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,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。文化宣传部门要整合相关的文化资源,经常性开展“文化下乡”活动。在乡村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,积极挖掘地方文化特色,实施“一村一品”文化项目,打造乡村文化品牌,多举办一些群众性文化活动,鼓励留守老人参加文化娱乐活动。要增设健康活动场所,如开设棋牌室、阅览室、康复室、舞蹈室等,为留守老人参加各项活动提供基础,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重塑社会动能,体现自我价值,真正实现“健康老龄化”和“积极老龄化”。同时,村委会应多组织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和各项文娱活动,鼓励留守老人参与到活动中来,增强人际交往。要完善乡村服务体系,组建各种志愿服务队伍,开展关爱老人上门服务活动。

三要建立健全慰问机制体系,促使留守老人精神慰问工作长期化。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慰问机制体系,要设立老年人专门机构,开展统计调查,掌握农村留守老人信息,建立他们的档案,告知他们能够反映问题的机构,并协调有关部门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;要出台留守老人慰问措施,给他们提供一些必备的生活用品和资金补助;要充分调动现有资源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,完善文化娱乐活动设施,并定期提供多样化的精神文化活动,丰富留守老人的日常生活,逐渐打开留守老人封闭的心理状态,让他们享受愉悦的晚年生活。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  • 友情链接